熱度不減的“金九銀十”在翹尾拉升中迎來收官,成色亮眼。然而,申城樓市大“暴走”是真的,分化嚴重也不假。新盤認籌表現差異依然在擴大,馬太效應下“銀十”成了少數派的狂歡,多數新盤只能淪為陪跑。
供應減少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10月,上海地區有26個項目取證開盤,涉及房源數達6921套,較9月推出的35個新盤8672套房源,供應量下降明顯。
從供應面積上看,經過8、9兩月連續百萬平方米供應后,10月供應有所回調,當月入市面積76.7萬平方米,環比減少33.4%。
記者發現,10月新房市場推盤高峰集中在月中。上旬僅有4個項目推出,且最終認籌均不佳,有2個新盤認籌率不足兩成,2個新盤因認籌數不足未公開搖號;中旬推盤節奏明顯加快,有14個項目推出,年度熱盤蟠龍天地入市即引騷動;下旬有8個項目推出且認籌結果較好,僅有一個新盤認籌率不達100%。
從區位來看,26個新盤分布在上海九個大區。其中,閔行區大批量推出5個項目,浦東新區、青浦區、松江區、崇明區各有4個項目入市,寶山區有2個,黃浦、奉賢和嘉定各有1個。徐匯、楊浦、靜安、長寧、普陀、虹口和金山七個區域本月暫無供應。
本次入市的項目中僅有2個位于內環內,分別為黃浦董家渡板塊的綠地海珀外灘和浦東陸家嘴濱江板塊的浦發·壹濱江,兩盤話題度較高,尤其是綠地項目年內第三次加推且大戶型入市,房價最高達億元。
中內環間有花木板塊的大華斐勒公園,這也是大華本月入市的兩項目之一,同期入市的還有寶山顧村板塊的大華錦繡四季。
中外環間則推出了此前多次開盤的古北金鷹府,地處閔行金虹橋板塊;其余22盤均位于外環外,囊括了如中集金地美蘭城、萬科西郊都會、蟠龍天地等不少話題度較高的項目。
供應量的減少并未影響認籌端的火熱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上海新房市場26個入市項目中有21個新盤公開搖號開盤,涉及房源數5624套,共收獲9508組有效認籌,月平均認籌率達169.06%,繼三季度3個月橫盤后,再度上漲。
5月至今,上海市場新房認籌率分別為66.92%、121.55%、153.72%、156.86%、153.08%和169.06%。
9508組有效認籌數背后馬太效應愈演愈烈
青浦徐涇板塊蟠龍天地本月推出了948套房源,受地段、交通及較高性價比等優勢影響,項目收獲了3715組客戶認籌,打破了兩年半以來的單一項目認籌人數的最高紀錄,約占當月入市項目總認籌數的四成。
最終,蟠龍天地認籌率達391.88%,為10月第三高,并于開盤當日基本實現清盤。閔行兩大熱盤虹廬灣和保利錦上也于本月加推,再現了8月開盤入市盛況。
8月,華漕板塊的虹廬灣和浦江板塊的保利錦上相繼推出328套與358套房源,認籌率分別達到259%和193%,并于開盤當日雙雙清盤。
10月,虹廬灣推出125套小高層及疊墅產品,總價段在571萬-1006萬元/間,最終收獲了1124組有效認籌,認籌率高達899.2%,目前已經清盤;保利錦上則推出高層、洋房與疊加三種產品類型,共402套,總價段在456萬-1117萬元/間,最終收獲1412組認籌,認籌率351.24%。兩盤“千人搖”戰績也為當月平均認籌率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這也意味著,上述三個項目便吸引了6251組客戶參與認籌,占比當月認籌人數近66%,幾個紅盤拔高了當月整體的認籌率。
此外,內環項目綠地海珀外灘和浦發·壹濱江、中內環項目大華斐勒公園、外環項目9號公館和新城千禧公園亦收獲超100%認籌率。
18個新盤陪跑
66%的認籌數被前3個紅盤吸附而去,也意味著其他18個新盤只能瓜分剩余的三成客戶。在市場鼓吹的破紀錄認籌率之下,還有18個新盤全程陪跑,成為高紀錄下被掩埋的另一面。
16%、18.11%,是桂鴻院、光明墅兩個項目的認籌率,也是10月認籌最短板,較“金九”最低也超三成的認籌率又低出不少。
同位于外環外的兩項目推出了大戶型別墅產品,閔行浦江鎮的桂鴻院是典型的高端豪宅盤,周邊多是上海桃花源、翡翠別墅等同等級項目,推出的310-382平方米院墅與194平方米平層產品在區域內競品較多,加上總價偏高,認籌數據并不佳;光明墅位于崇明陳家鎮板塊,同板塊當月還有東灘云墅和仁恒海和院兩項目推出,產品類型也是以疊加、別墅產品為主,供應量大且區域內購買力不足,三盤中認籌率最高者才達六成。
同時,還有3個新盤認籌率不足三成,4個項目認籌數未過半,5個項目因認籌數不足未公開開盤搖號。
記者發現,甚至有不少此前熱度較高的項目也紛紛在10月折戟。
以大華錦繡四季和中集金地美蘭城為例,前者曾在今年9月成為寶山區銷售金額與銷售面積雙榜首;后者曾在今年前9月成交套數達698套,位居上海樓盤銷售套數排行榜第三位。但兩者在10月認籌率均未達到三成。
甚至有市場傳聞,大華旗下屢傳要開的項目朗香公園里因為錦繡四季的認籌不佳而一度推遲,一來開發商試圖申請更高的取證價;二來同為寶山項目,二者存在一定的競品性質,朗香公園里的開盤必然會分流部分購房者。
此外,還有認籌率56.52%的古北金鷹府與認籌率98.16%的萬科西郊都會,兩項目開盤前熱度不低,但最終認籌率均未達到100%。
10月的狂歡開啟了樓市四季度的序幕,這一節奏能否持續?
“受國慶假期影響交易節奏被打亂,10月成交量低于9月也在意料之中。”上海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盧文曦認為,后續還有“雙十一”“雙十二”等促銷活動,房企也在積極參與,預計對銷售有一定促進作用。但他指出,“按照慣例,到了第四季度,后續成交震蕩下行的可能性較大。”
來 源:國際金融報
]]>今年長三角樓市行情曲線較為震蕩: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處于低迷冰封期,二季度“解封”后揚起,走出一波“小陽春”行情,在7月全國樓市調控加碼后趨穩。“十一”黃金周前后,樓市調控力度依然緊繃,江蘇徐州、浙江紹興等長三角城市陸續拿出調控舉措。
目前來看,“金九銀十”失約,樓市旺季不旺。克而瑞地產數據顯示,“十一”假期房地產市場平淡收場,37個重點監測城市商品住宅累計成交294.1萬平方米,同比、環比分別減少3%和68%。9月以來,房地產市場供應放量明顯,但成交量走弱,疊加“十一”假期各地網簽備案數據延遲因素,致使成交步入下降通道。
“整體看,今年的‘金九銀十’,長三角區域內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14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
以南京為例,南京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目前南京入市新房庫存高企,在5萬套以上。二手房市場整體回落,第三季度以來的周均成交量從3000套縮水至2600套左右。
“教育置業季已過,且‘寧九條’新政調控效應逐步顯現,不少潛在客戶失去購房資格,使得今年‘金九銀十’行情下滑。”我愛我家南京公司市場研究主管達暢認為,受客戶量減少影響,目前多地二手房短期供大于求,成交周期拉長,議價空間擴大。
9月以來,房企業績回暖勢頭下降,百強房企單月銷售增速收窄,邁出了大幅融資、回籠資金步伐,同時積極拿地,追求市場規模。恒大在9月初率先開啟“全國樓盤7折優惠”促銷,打響了“金九銀十”樓市促銷第一槍,碧桂園、萬科等大型房企陸續加入。
克而瑞地產分析認為,今年第四季度房地產市場難言樂觀,城市分化行情大概率將繼續演繹,房企壓力加大。在樓市調控輪番加碼下,一線城市市場需求堅挺依舊,熱點二線城市行情或有降溫,成交或緩步下移。
來 源:中國新聞網
]]>做了多年樓市營銷的陳晨表示,現在來項目營銷中心的一是選擇“改善型”居住的客群,一般年齡在40—60之間,二是來天津工作的外地人,三是“剛需”的買房人,而這些“剛需”買房人中,年輕人占有相當大的比重,而“剛需”也不僅僅是作為婚房選擇,更多的是年輕人希望擁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因而年輕人開始成為樓市營銷的潛在新客群。
攢錢買房已成流行時尚
年輕買房人郭陽表示,曾經的學哥學姐畢業后通過打拼會選擇時尚高檔的產品來展現自己的實力,而現在的學弟學妹開始以擁有自己的一套房子表示能力。自己畢業兩年了,目前收入可以,于是將積攢的資金拿來交首付買房,有了自己的房子才算立業。
日前,一項有5000人參與的關于“年輕人買房”的調查報告顯示,超過七成的年輕人愿意在第一時間選擇買房,他們認為“努力攢錢買房,既有安全感也彰顯出自己走入社會后的實力和能力”。
年輕人買房看重房價
調查顯示,年輕人愿意努力攢錢買房,把它當成展現自己能力最為重要的環節,有房子會為生活帶來安全感。而房價、小區及周圍環境的適宜度,是否離學校、工作地點近,地段的繁華度,品牌開發商,交通是否便利則依次成為年輕人買房看重的先后順序。其中,43%的人買房時看重的第一要素便是房價。
在他們看來,年輕人剛剛工作不久,買房確是一項不菲的消費,現在不買,總覺得飄飄落落的沒個安定,買吧,又覺得似乎掏空了所有的積蓄,還要償還每個月的房貸,壓力確實不小。
小戶型最受年輕人歡迎
年輕人選擇第一套房,主要是想在一個城市安家立業,需要自住的剛需房,剛剛付了首付的王言表示,他選的是一套70平方米的房子,目前對自己來說面積足夠了,將來有了經濟實力再考慮更大的戶型。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年輕人買房最中意的是經濟實用的小戶型。一方面不會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導致生活品質的下降,裝修費用也可以承受。另一方面,如果買的房子暫時不住,也很容易出租。
年輕人買房要注意什么
年輕人經濟實力有限,事業剛剛開始起步,對此,業內人士建議,剛剛工作不久的年輕人買房,切忌眼高手低,一定要對比房價與個人購買能力,不要一時愛面子貪虛榮,買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房子。另外,當下的年輕人普遍沒有獨立生活的經驗,且在生活品質上有更高的追求,所以買房的物業與配套很重要。樓盤周邊具備餐館、醫院、超市、公園等生活必需場所,會為生活增加不少便捷度。如果小區物業較好,能夠維護好小區內交通、消防和公共秩序,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業主遇到問題能夠及時提供幫助,那么年輕人的生活也會減輕不少負擔。
來 源:每日新報
]]>東莞樓市叫板深圳?
這條消息的來源是某房地產網站發布的《62城二手房冰山指數漲幅排名(157期)》,其內容顯示,東莞4月第4周二手房價格19240元,5月第4周二手房價格19751元,月環比增長2.7%,漲幅首次超過深圳,并宣稱今年以來東莞房價猛漲,即將進入“3萬時代”。
敢正面“剛”深圳,東莞樓市這么“虎”?
“不知道該指數是依據什么數據算出來的,但跟我們網簽系統的交易數據有很大差異。”東莞市住建局相關工作人員說。
東莞市住建局提供的二手住房網簽價格數據顯示,3月至5月,東莞二手房價格有兩個月環比負增長、一個月正增長。5月份二手房均價為每平方米16402元,比3月二手房均價每平方米16541元還略低一些,不過環比增長3.39%。
那東莞的新房價格漲沒漲呢?根據東莞市住建局提供的近三個月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均價數據可知,今年3月、4月,東莞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均價環比下降,5月環比增長2.13%。總體來看,從3月到5月,東莞新建商品住房銷售均價稍有增長,并未呈現出大幅上漲趨勢。
東莞市住建局表示,東莞確實存在某些核心地段、熱門樓盤漲價較快的現象,而這些現象被各種網絡媒體“局部”放大。城市中心區和各鎮街,也存在冷熱不均現象。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中新網分析指出,由于東莞屬于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之一,房源相對來說比較緊俏,再加上一些新房項目較少,可能會對二手房價格形成影響,尤其是一些學區較好的二手房,價格可能出現一定的上漲。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稱,東莞二手房月成交量只有3000套左右,二手房的價格波動對全國來說,意義不大。東莞過去幾年二手房價格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整體上漲而上漲,漲幅并不高于同類型周圍城市。
深圳、唐山房價漲幅曾依次領跑
面對東莞樓市的消息,深圳的內心臺詞可能是:“膽肥,不僅敢和我搶企業搶人,連房價也想比比看?”
過去因為深圳房價、地價過高等原因,不少深圳企業迫于成本壓力開始向周邊城市遷移,伴隨企業搬遷的,還有成千上萬的深圳員工,而東莞恰恰是深圳外遷企業的主要承接地之一。
如,2014年,華為在東莞松山湖的終端基地動工;2015年,大疆創新科技在松山湖啟動總部建設;2017年,藍思科技、康佳集團等進軍東莞。
另外,此前3月份,70城中深圳房價漲幅領跑一線,傲然群雄。當時的數據顯示:4個一線城市新房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2%,其中,深圳漲幅最高為0.5%,上海上漲0.1%,北京持平,廣州下降0.5%;二手房銷售價格依然是深圳漲幅居前,上漲1.6%,北京、上海分別上漲0.2%、0.3%,廣州下降0.2%。
深圳的“日光”樓盤在那時率先吹響樓市復蘇號角。提到深圳樓盤,就不免將它與“豪宅秒光”“學區房價格動輒上調百萬”等消息捆綁在一起。
你方唱罷我登場。到了4月份,70城中深圳房價倒是踩了剎車,唐山卻一騎絕塵,南京則晉升成“新貴”。在當時新房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中,二線城市南京和三線城市唐山的漲幅全國最高,均達到了1.8%;而如果考慮同比漲幅的話,河北唐山則以14.7%獨自領跑全國。在二手房價格方面,唐山的同比漲幅也同樣是領跑全國,漲幅為15.6%。
嚴躍進點評稱,4月份,南京的排名突然上升為第1位,實際上代表了長三角的走勢。總體上看,長三角市場先于其他兩個城市圈上行,樓市交易總體不錯,這也使得房價容易反彈。
房價按下葫蘆起來瓢?
深圳漲完,唐山漲。唐山漲完,東莞漲?這是不是讓你不禁想起蘿卜蹲的游戲:“白蘿卜蹲,白蘿卜蹲,白蘿卜蹲完紅蘿卜蹲……”
“這不就是按下葫蘆起來瓢?”有人這樣吐槽樓市。不過,面對樓市亂象,各地監管部門的態度很直白:“露頭就打”。
深圳在5月下旬嚴厲查處部分二手房掛牌價虛高行為。同時,開展房地產市場專項治理行動,排查、監督包括惡意哄抬房價、違規挪用各類信貸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
南京近日的土地掛牌公告中,出現了毛坯房銷售限價。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5日一口氣掛牌8幅地塊,使用性質均涉及住宅用地,起拍總價129.9億元。這是南京首次推出“限房價、競地價”的限競房地塊,在地塊競價達到最高上限時停止競價,改為競人才房建筑面積。
在東莞,一些頂風作案的“出頭鳥”連日來已經受到嚴肅處理。東莞東城某小區業主委員會換屆選舉,公然在小區張掛多條橫幅,鼓吹組織業主把二手房價從3萬元炒到5萬元。東莞市住建局接到舉報后,立即責令該小區業委會拆除橫幅,并做出了嚴肅批評。
另外,東莞南城某個樓盤預計到今年9、10月份才開始預售,卻頻頻傳出該樓盤一房難求、房價“破四”、收“茶水費”等“風聲”。該樓盤開發商已被東莞市住建局約談,敦促其切實規范經營行為,采取措施遏制外圍炒作,不得擾亂市場秩序。
張大偉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房價數據來源非常多,主要是官方和民間企業。民間一般都是幾大房源網站和中介機構發布數據,按照房源發布地方情況或者自身成交情況,推算出市場房價的波動,“冰山指數無機構認領,本身數據來源存疑”。
東莞的房價是不是“按下葫蘆起來瓢”的那個“瓢”?國家統計局不久后公布的官方數據將見分曉。
來源: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