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價1800元的工位,寫字樓的坪效為4元/平米,聯合辦公空間的坪效為12元/平米;
微軟、美國銀行、匯豐銀行、順豐速運、新東方等名企業入駐聯合辦公空間;美國聯合辦公空間Wework已落戶全球14個國家、估值300億美金,“中國聯合辦公領域的獨角獸”優客工場獲得12億元的Pre-C輪融資等,這些數據從側面反映出聯合辦公空間業態的火爆。

表面上看,聯合辦公空間通常租用整層寫字樓進行改造,這有助于提高寫字樓的出租率,與寫字樓是共贏的關系。但隨著聯合辦公空間的發展,它不僅在蠶食寫字樓利潤、分流寫字樓客戶,而且吸引媒體和資本的注意力,占據了目標客戶和投資者的心智。
技術的發展、共享經濟的風潮、國家的雙創政策,都促進了聯合辦公空間在中國的發展。更深層的原因是,聯合公空間切合了年輕一代的需求,為企業帶來了更方便的租賃方式,也為員工帶來了更好的工作體驗。
另一方面,聯合辦公空間為員工更好的工作環境體驗。隨著85-00 后不斷加入就業大軍,他們將靈活的工作時間、社群交流及跨界合作等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聯合辦公空間正好能為員工提供此類服務,最佳的聯合辦公空間將線上和線下的服務融為一體,通過社群增加認同感。聯合辦公空間用戶在咖啡機旁偶遇,或許可以產生新的創意或者發現新的商機;在一次茶話會中相互交流,或許可以完善或者改進其實施方法。根據上海一家很受歡迎的聯合辦公運營商開展的內部調查,超過50%的會員已經彼此開展業務上的合作,或者正在協商開展合作。
除了來自聯合辦公空間的挑戰,高端寫字樓在還面臨著存量增加、硬件更新收益遞減等困難。據統計,2016年全國主要城市甲級寫字樓總存量為3,279萬平米, 預計未來5年內寫字樓總存量將至少增加1倍。據CBRE預測,2017年中國寫字樓空置率將超過20%,競爭不可避免。但優質寫字樓僅靠硬件設施改造提升品質受限且邊際收益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