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8年年報統計,國有六大行去年新增貸款一半是個人房貸!于是乎,有網友斷言:在信貸放水下,加上多個城市調控放松,看樓市會怎么漲了。這次是否意味著樓市已經回暖?個人房貸增速真的在加快嗎?新增貸款一半是個人房貸是放水嗎?
首先,一個熱鬧無比的市場必定是一個聲音混雜,觀點多元,出口眾多,霧里看花的市場。目前的樓市正是處于這種混沌狀態中,有哄抬樓市的謠諑,當然也需要有官媒官宣的辟謠。其實,文章中對于真相的結論與網友的斷言在事實認定上是基本一致的,亦即雙方是基于相同的事實:國有六大行去年新增貸款一半是個人房貸,以及上述城市上佳的市場表現。但相同的事實仍然會帶出相反的結論,觀點不同緣于立場不同。給有點狂的市場潑點冷水,是必要的,但效果如何,未必能隨人所愿。
房價沒有隨著市場交易量而同步上漲,無疑是好的現象,也是樓市調控希望出現的結果。因為在不少城市庫存現象還比較嚴重的情況下,迫切需要市場復蘇,消化庫存,化解風險。因此,3月份市場的回暖,對消化庫存,維護市場平衡是有積極影響的。但文章提醒地方政府要掌握好政策尺度,不能讓房價回暖。一定要防止頭腦發熱,再次增加庫存或者放松調控,引發新的矛盾和問題。
有新媒體在分析樓市走向時引用北青報的觀點并給其賦予官媒的身份,可能是由于前些年關鍵時刻頻頻發聲的人民日報和新華社,以及更高的聲音來源,覺得還沒到出手引導市場的時候。不過,北青在表述中也間接販賣或強調著一個事實:不少城市庫存現象還比較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