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商業環境中,企業對于辦公空間的需求各不相同,而合理規劃辦公樓面積對于企業的高效運營至關重要,對于 120 人的辦公樓面積需求,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量,本文將為您詳細解析。

120人辦公樓面積需求全攻略-咚咚租

一、影響辦公樓面積需求的因素

(一)辦公模式

開放式辦公:若企業采用開放式辦公模式,員工共享辦公區域,通常每人所需面積相對較少。這種模式有助于溝通協作,能提高空間利用率,一般每人使用面積可在 6 - 8 平方米左右。
獨立辦公室模式:當企業有較多管理層或需要私密性較強的辦公環境時,會設置大量獨立辦公室,這會增加面積需求。除了辦公室本身,還需考慮通道、公共區域等配套面積,整體面積可能會達到每人 15 - 20 平方米甚至更高。

(二)行業特點

互聯網行業:通常對辦公空間的依賴相對較小,更多的是電腦等電子設備的使用,且注重開放協作的氛圍,所以人均面積可相對較低,一般在 8 - 12 平方米左右即可滿足基本需求。
金融行業:對辦公環境的私密性、安全性以及形象要求較高,除了普通員工辦公區域,還需要較多的會議室、接待室等,人均面積可能在 12 - 18 平方米左右。
設計行業:由于設計師可能需要更多的個人空間進行創意構思,同時對辦公設備如大型顯示器、繪圖儀器等的擺放有要求,人均使用面積建議在 10 - 15 平方米左右。

(三)配套設施

會議室:企業需要不同規模的會議室來滿足日常會議需求。小型會議室可容納 5 - 10 人,面積在 20 - 30 平方米;中型會議室可容納 10 - 20 人,面積在 40 - 60 平方米;大型會議室可容納更多人,面積相應更大,一般在 100 平方米以上。根據企業會議需求的頻率和規模,會議室總面積可能占辦公總面積的 5% - 10% 左右。
茶水間與休息區:茶水間不僅是員工飲水的地方,也是員工交流休息的區域。一般面積在 15 - 30 平方米左右,可配備飲水機、微波爐、桌椅等設施,為企業員工提供一個舒適的休息環境。
衛生間:衛生間的數量和面積需要根據辦公人數合理規劃,通常每層樓應設置至少 1 - 2 個衛生間,每個衛生間面積在 15 - 25 平方米左右,以滿足員工的日常使用需求。
接待區:如果企業經常有客戶來訪,需要設置專門的接待區,面積一般在 20 - 40 平方米左右,用于接待客戶、洽談業務等,提升企業的形象和專業度。

二、不同檔次辦公樓的面積標準

(一)一級辦公用房

根據相關標準,一級辦公用房編制定員每人平均建筑面積應在 26 - 30 平方米左右,使用面積應在 16 - 19 平方米左右。對于 120 人的企業,建筑面積大約在 3120 - 3600 平方米之間,使用面積約為 1920 - 2280 平方米。這類辦公樓通常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配套設施和高標準的建筑質量,適合大型企業和對辦公環境要求較高的企業。

(二)二級辦公用房

二級辦公用房編制定員每人平均建筑面積應在 20 - 24 平方米左右,使用面積應在 12 - 15 平方米左右。120 人的企業建筑面積約 2400 - 2880 平方米,使用面積約為 1440 - 1800 平方米。其配套設施相對完善,能滿足企業的日常辦公需求,適合中等規模的企業。

(三)三級辦公用房

三級辦公用房編制定員每人平均建筑面積應在 16 - 18 平方米左右,使用面積應在 10 - 12 平方米左右。120 人的企業建筑面積大約在 1920 - 2160 平方米之間,使用面積約為 1200 - 1440 平方米。這類辦公樓多適用于小型企業和創業公司,注重經濟實用性和空間利用效率。

三、實際案例分析

以某互聯網科技公司為例,該公司員工人數為 120 人,采用較為開放的辦公模式,主要以辦公桌、電腦等設備為主,對會議室等配套設施的需求適中。經過合理規劃,其選擇了建筑面積約 1500 平方米的辦公空間。其中,開放式辦公區域面積約為 900 平方米,可容納 120 人的辦公桌位,每人使用面積約 7.5 平方米;設置有 3 個會議室,總面積約 80 平方米,占辦公總面積的約 5.3%;茶水間與休息區面積約 30 平方米;衛生間面積 30 平方米;接待區面積 20 平方米,其他公共區域及通道等面積約 440 平方米,整體布局合理,能夠滿足企業的日常辦公需求。

四、合理規劃辦公空間的建議

(一)充分利用空間

靈活隔斷:在辦公區域內,可采用靈活隔斷來劃分不同的功能區域,如會議室、培訓室等。這樣既可以滿足不同時期的需求變化,又不會占用過多的固定面積。例如,使用玻璃隔斷不僅能夠實現空間分隔,還能保持空間的通透性和明亮感,同時便于安裝和拆卸,可根據實際需要隨時調整空間布局。
多功能家具:選擇具有多功能性的辦公家具,如帶儲物功能的辦公桌、可折疊的會議桌等。這些家具能夠在不使用時節省空間,提高空間的利用率。比如,帶抽屜和儲物柜的辦公桌可以存放辦公用品、文件資料等,減少對額外儲物空間的需求;可折疊的會議桌在會議結束后可以折疊起來靠墻放置,騰出更多的活動空間。

(二)合理布局

根據工作流程:辦公空間的布局應遵循工作流程,將相關部門和崗位安排在相近的位置,以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將市場部和銷售部安排在一起,便于信息的及時溝通和業務的協同開展;將財務部安排在相對安靜、獨立的區域,避免外界干擾,確保財務工作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考慮采光與通風:良好的采光和通風條件對于員工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至關重要。在布局時,應盡量將辦公區域安排在采光充足、通風良好的位置,如靠近窗戶的區域。同時,合理安排家具擺放,避免遮擋窗戶,保證室內光線充足和空氣流通。

(三)適當預留空間

企業擴張: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可能會面臨人員擴充、業務拓展等情況,因此在規劃辦公空間時,應適當預留一定的空間,以滿足未來的發展需求。例如,預留 1 - 2 個額外的辦公區域或會議室,以便在人員增加時能夠及時投入使用,避免因辦公空間不足而影響企業的正常運營。
靈活調整:除了預留固定的辦公區域外,還可以預留一些靈活的空間,如可調整的隔斷區域或未分配的公共區域,這些空間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隨時進行調整和改造,以適應不同的業務場景和發展階段。

總之,120 人的辦公樓面積需求因多種因素而異,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辦公模式、行業特點、配套設施等因素,合理選擇和規劃辦公空間。同時,靈活運用空間規劃技巧,充分提高空間利用率,為企業創造一個舒適、高效的工作環境,助力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