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這片充滿創新活力與無限可能的土地上,博今大廈宛如一顆璀璨的商務明珠,閃耀在福田區車公廟的繁華地段,而華為,作為全球信息與通信技術領域的巨頭,以其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創新精神,引領著行業的發展潮流。當博今大廈遇上華為,一場科技與商務的奇妙融合之旅就此展開,在深圳的城市畫卷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博今大廈:商務新地標崛起
博今大廈坐落于福田區濱河大道與泰然七路交匯處,占據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它所在的車公廟區域,堪稱深圳的“黃金十字樞紐”,合縱“香蜜湖未來金融街”與“大金沙片區更新”,連橫“深圳CBD”與“深圳灣”,是深圳2049未來之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然成為深圳商務新高地。
從外觀上看,博今大廈由A、B兩座塔樓構成,猶如兩把利劍直插云霄,成為車公廟的標志性雙塔建筑。A座高達約260米(含幕墻高度),共55層;B座約200米(含幕墻高度),有41層 。其獨特的建筑造型不僅展現出磅礴大氣的現代美感,更成為企業實力與形象的象征。站在大廈前,那恢宏的氣勢讓人不禁心生敬畏。
走進博今大廈內部,挑高12米的奢裝大堂瞬間映入眼簾,寬敞明亮,裝修風格簡約而不失高雅,彰顯著企業的非凡氣度。在這里,每一處細節都經過精心雕琢,從地面的高檔石材鋪設,到天花板的精美吊燈裝飾,無不透露出品質與格調。大廈的辦公空間同樣令人驚艷,遵循世界商務標準打造。標準層高約4.4 - 4.5米,凈高3.2米,為企業提供了開闊舒適的辦公格局,員工在這樣的空間里工作,絲毫不會感到壓抑。部分辦公單元采用雙層挑高設計,盡顯企業的非凡氣派。標準層面積方面,A座在1800 - 2100㎡,B座為1400 - 1600㎡,空間開闊且可靈活分割,能夠滿足不同規模企業的多樣化需求。無論是大型企業設立總部,還是中小企業拓展業務,都能在這里找到合適的空間 。
在設施配備上,博今大廈更是毫不含糊。整棟大廈配備了44臺進口日立電梯,高效運行,大大減少了人們上下樓的等待時間,確保了辦公的高效通行。空調采用水冷式中央空調系統,不僅能夠提供舒適的室內溫度,還提供24小時冷卻水系統,辦公區新風量可達30㎡/(h·人),時刻保持室內空氣清新,為員工營造了健康舒適的辦公環境。此外,大廈擁有784個停車位,有效解決了企業員工和訪客的停車難題 。
博今大廈還將“社區理念”融入到商辦物業的運營管理中,打造了系統化商務服務、多元化共享社區、BO SPACE商業等商務配套。在這里,企業不僅能夠享受到優質的辦公空間,還能在大廈內滿足商務洽談、休閑娛樂、餐飲購物等多種需求。例如,大廈內的共享會議室設施先進,配備了高清投影儀、智能會議系統等設備,企業無需再為舉辦大型會議而四處尋找場地;BO SPACE商業區內,匯聚了各類特色餐廳、咖啡店、便利店等,讓員工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夠輕松享受便捷的生活服務 。
華為:科技巨頭的閃耀征程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自1987年由任正非創立以來,便踏上了一段波瀾壯闊的科技征程。總部位于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的華為,憑借著對技術研發的執著投入和不斷創新的精神,逐漸成長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解決方案供應商 。
華為的業務范圍廣泛,涵蓋了運營商網絡、企業解決方案、華為終端、手機、華為云、汽車終端、互聯網、支付等多個領域。在運營商網絡領域,華為助力全球運營商構建先進的通信網絡。早在2008年,華為就首次在北美大規模商用umts/hspa網絡,為加拿大運營商telus和bell建設下一代無線網絡。2009年,華為成功交付全球首個lte/epc商用網絡,并且在當年獲得的lte商用合同數居全球首位 。
在企業解決方案方面,華為為企業客戶提供了一系列數字化轉型的解決方案。例如,在智能制造領域,華為與眾多制造企業合作,通過引入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幫助企業實現生產流程的智能化升級,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在智能交通領域,華為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能夠實現交通流量的智能調控,緩解城市擁堵,提升交通運輸的安全性和效率 。
華為終端業務更是廣為人知,其手機產品憑借著出色的拍照性能、強大的芯片技術和流暢的操作系統,在全球市場上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從P系列的極致拍照體驗,到Mate系列的高端商務定位,華為手機不斷推陳出新,引領著智能手機行業的發展潮流。此外,華為還積極布局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領域,通過鴻蒙操作系統,實現了多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為用戶打造了便捷、智能的全場景生活體驗 。
華為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廣泛的研發中心和創新合作網絡。截至目前,華為在全球9個國家建立了5G創新研究中心,全球研發中心總數達到16個,聯合創新中心共28個。在全球加入177個標準組織和開源組織,并在其中擔任183個重要職位。這些研發中心和創新合作網絡,匯聚了全球頂尖的科技人才,共同攻克技術難題,推動行業的技術進步 。
博今大廈與華為的奇妙緣分
華為與博今大廈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緊密聯系。據相關消息透露,華為選擇在博今大廈租賃了多個樓層,將這里作為其在深圳的重要辦公據點之一。華為之所以青睞博今大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廈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配套設施 。
博今大廈所在的車公廟區域,交通極為便利。它依托濱河大道、香蜜湖路、深南大道、福強路四條城市主干道,以及地鐵1、7、9、11號線四條地鐵線,串聯起了海陸空軌跨境交通樞紐,極大地降低了華為員工的商務出行耗時,提升了環球商務溝通效率。對于華為這樣一家全球化的企業來說,便捷的交通網絡能夠確保員工能夠快速前往國內外各地,與全球合作伙伴進行高效的溝通與協作 。
此外,博今大廈周邊豐富的商業資源和完善的生活配套,也為華為員工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條件。大廈自帶約3.00萬㎡的商業建筑面積,對面就是京基KK ONE,附近還有金谷國際商業廣場、豐盛町商業步行街等多個商業中心。在這里,華為員工在工作之余,可以輕松滿足購物、娛樂、餐飲等各種生活需求。同時,周邊眾多的酒店,如深航國際酒店、深圳金茂JW萬豪酒店等,也為華為接待國內外客戶提供了便利 。
華為入駐博今大廈,不僅為自身的業務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辦公環境,也為博今大廈帶來了更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華為作為全球知名的科技企業,其品牌效應和行業影響力不容小覷。華為的入駐,吸引了眾多上下游企業和合作伙伴的關注,為博今大廈吸引了更多優質的企業客戶。一時間,博今大廈成為了科技與商務領域的熱門話題,眾多企業紛紛以能夠與華為成為“鄰居”為榮 。
攜手共進,共創輝煌未來
華為在博今大廈的辦公布局,也與自身的業務發展戰略緊密相關。近年來,華為在云計算、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領域加大了研發和業務拓展力度。博今大廈優越的辦公環境和完善的設施,為華為開展這些前沿技術的研究和創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
例如,華為在博今大廈內可能設立了云計算技術研發團隊,專注于華為云的技術升級和服務優化。華為云作為華為面向企業客戶提供的云計算服務平臺,已經在全球范圍內為眾多企業提供了彈性計算、存儲、數據庫、人工智能等多種云服務。在博今大廈內,研發團隊能夠更加便捷地與華為全球的研發資源進行協同合作,加速云計算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推廣 。
在人工智能領域,華為也在博今大廈積極布局。華為的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智能安防、智能客服、智能制造等多個領域。在這里,華為的人工智能團隊可以充分利用博今大廈周邊豐富的產業資源和人才資源,加強與其他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
展望未來,隨著華為在博今大廈的持續發展,以及博今大廈不斷完善自身的服務和設施,二者將繼續攜手共進,創造更多的輝煌。對于博今大廈來說,華為的持續入駐將進一步提升其在商務辦公領域的品牌價值和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入駐,形成更加完善的產業生態鏈 。
而對于華為而言,博今大廈將成為其在深圳發展的重要支撐點。借助博今大廈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務氛圍,華為能夠更好地整合資源,加強與深圳本地企業和全球合作伙伴的合作,推動自身業務的持續創新和發展。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深圳博今大廈與華為將繼續書寫科技與商務融合的精彩篇章,為深圳乃至全球的科技和經濟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