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后海灣畔,一座新的摩天大樓正破土而出,直指云霄,它不僅是鋼鐵森林中的新成員,更是深圳金融力量向世界宣告的又一聲號角——深圳工商銀行大廈,這座高達188.7米的建筑巨擘,正在重塑深圳的城市天際線。

深圳新地標!188.7米工商銀行大廈改寫后海天際線-咚咚租

建筑極境:數字背后的超級工程
在4953.74平方米的狹長地塊上,深圳工商銀行大廈以極限的規劃和超高層設計,實現了建筑空間的高效利用:
總建筑面積達8.46萬平方米,37層塔樓拔高至188.7米,超越最初180米的設計預期;
地下空間深入開發4層地下室,提供220個車位,解決核心區停車難題;
項目總投資不斷加碼,從初期的9.4億元一路追加至18.4億元,彰顯工行扎根深圳的決心。

為實現“五十年不落后”的目標,設計團隊面臨巨大挑戰——在90%超高覆蓋率、零退線的苛刻條件下,既要滿足自用辦公、營業廳、商業裙樓等多重功能,還需體現工行“至誠致遠”的文化內核。最終方案以現代簡約風格勾勒出金融建筑的莊重與力量,玻璃幕墻與金屬線條在灣區陽光下熠熠生輝。

后海之心:總部經濟的新引擎
若將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比作“東方曼哈頓”,工行大廈的位置堪稱其金融心臟。它雄踞于海德三道與中心路交匯的東南側,坐擁三縱四橫的交通動脈,更與地鐵11號線后海站無縫接駁。

這片填海而生的土地,正以驚人速度聚合全球資源:
北接福田CBD,南聯前海合作區,成為串聯兩大經濟引擎的戰略支點;
與中投證券、航天高科、阿里巴巴國際總部等為鄰,形成金融與科技交織的超級生態圈;
周邊華潤“春筍”、深圳灣1號等綜合體環伺,共同構筑深圳最具國際辨識度的濱海天際線。

攻堅之路:從藍圖到現實的突破
2014年,一紙全球設計招標公告震動建筑界,標志著工行大廈正式啟航。十年間,項目經歷了從理念到實體的艱辛蛻變:
2016年1月: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確定“商業+辦公+公共服務”復合功能;
2018-2019年:中建一局、香港華藝等頂尖團隊入場,攻克填海區地質難題,打下抗浮樁基應對13米地下水壓力;
2025年5月:最新實拍顯示核心筒施工已突破百米,如鋼鐵春筍節節攀升。

綠色金融:智能與可持續的典范
作為工行在華南的戰略中樞,大廈內部堪稱“金融大腦”:
3層商業裙樓與產業服務空間,構建全鏈條金融生態;
綠色理念貫穿全生命周期,從節能幕墻到智能樓宇系統,目標直指深圳綠色建筑金級認證;
可容納2000名金融精英辦公,人性化空間設計重塑銀行工作方式。

灣區新坐標:改寫金融格局的力量
當188.7米的塔樓封頂之時,其意義遠超建筑本身:
重塑區域價值:華潤深圳灣·悅府、卓越淺水灣等住宅因配套升級迎來價值蝶變;
強化集群效應:與百度大廈、軟件產業基地聯動,加速后海從“總部基地”向“金融科技融合區”進化;
代言城市雄心:作為中國工商銀行最大總部,它將成為深圳參與全球金融競爭的戰略支點。

云端之上:深圳的下一站金融夢想
2025年盛夏,塔吊仍在188米高空揮動鋼鐵臂膀。當深圳工商銀行大廈最終融入后海的天際線,它將不再只是一棟大樓——深港金融動脈在此搏動,全球資本流向在此交匯。從設計圖紙中“百年基業”的誓言,到鋼筋混凝土鑄就的金融堡壘,這座建筑用垂直的空間語言宣告:深圳灣畔的黃金時代,正隨海風澎湃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