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房地產指南網站公布的最新市場報告中,“前所未有的空前繁榮”折射出全球主要經濟體房地產行業的樂觀景象,在這一樂觀景象的背后,是多數國家監管部門面臨的維持經濟增速與避免金融風險的兩難局面。
該市場報告顯示,受歐洲、美國、加拿大和部分亞太地區房地產市場的影響,2021年一季度全球房地產價格強勁增長。
從增量來看,今年一季度,在低利率環境和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下,全球57個主要房地產市場中的43個出現了實際房價持續上漲。如果不扣除通脹因素,則有50個主要房地產市場出現價格持續上漲,只有7個市場出現了下降。
從上漲勢頭來看,當前多數經濟體房地產市場較去年同期出現明顯上升。在43個房地產價格上漲的經濟體中,29個經濟體的房地產市場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增速從5.21%至28.7%不等;14個經濟體的房地產價格增速維持在0.14%至4.03%之間。
北美房地產價格持續高速增長。在美國,季節調整后的標普/Case-Shiller房價指數在一季度上漲了10.28%;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公布的季度調整后的住房價格指數同樣也上漲了10.54%,為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年度增速。低利率環境和大規模政府刺激方案催生的住房需求和建筑活動是推升價格的關鍵因素。考慮到去年的低基數,一季度美國單戶住宅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48.3%;新房開工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67.3%,新房完工數量也上漲了21.7%。美國全國住宅建筑商協會數據顯示,美國住宅建筑商信心指數近期維持在高位。在加拿大,受經濟前景改善之后需求強勁提升的影響,11個主要城市一季度房地產價格上漲了8.39%,相較于去年同期的2.92%增速上漲明顯;加拿大房地產協會一季度數據顯示,住宅地產實際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56%。
歐洲房地產升溫態勢在今年一季度進一步強化。26個歐洲國家中的23個均維持房地產價格增長態勢,全球房地產價格增速最高的4個國家都在歐洲,分別是增長了28.7%的黑山、增長了14.38%的斯洛伐克、增長了13.59%的土耳其和增長了11.28%的瑞典。值得關注的是,受到住宅地產需求上升、低利率環境、良好的家庭財務狀況以及城鎮化發展的影響,德國公寓平均價格在一季度增長了9.59%,維持了過去6年的持續上漲態勢。英國的房地產價格也維持了5.33%的高速增長態勢,房地產交易也在一季度創下了54.6%的年度增幅。
亞太地區房地產價格出現了強勁增長。其中,新西蘭的房地產價格增速最高。一季度房價中位數上漲了22.39%,相比于去年一季度的10.87%上漲明顯。在新西蘭之外,澳大利亞的房地產價格受到低利率環境的刺激在一季度增長6.64%;日本房地產價格在一季度折合年化增幅為9.3%,較去年同期下降0.23%的態勢改善明顯。
針對全球主要房地產市場在疫情對實體經濟沖擊尚未消退之時的空前繁榮,牛津經濟研究院認為,與長期趨勢相比,發達經濟體的房地產價值被高估了約10%。上述泡沫部分會不會引發新一輪危機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從根源上看,造成當前全球主要國家房地產市場高溫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持續的低利率政策和空前的寬松貨幣政策環境,為房價上漲提供了支持,相比于租金和其他投資,較為低廉的借貸成本使得房地產成為更受偏好的投資標的。二是大規模政府財政刺激政策造成的額外收入。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社交管控和封鎖限制了家庭支出。在政府財政支持下產生的額外收入促使家庭部門將更多的資金分配給房地產市場。
因此,支撐全球房地產繁榮的根基并不具有可持續性,后續市場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政策變量,這成為部分投資者和決策者對于當前房地產市場的主要擔憂。
多數研究機構認為,相較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前,無論是家庭部門還是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情況均有了明顯的改善。抵押貸款的增長主要是由財務狀況良好的人推動的,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家庭負債都低于國際金融危機前。因此,即使出現泡沫被擠破的情況,出現類似金融危機期間的違約和拋售潮進而引發更大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也較低。
然而,泡沫的存在、支撐空前繁榮基本面的不穩定正在越來越多成為各國監管者的擔憂。
一方面,“第一套房”門檻的上升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日前表示,盡管房地產市場繁榮并不是由魯莽、不負責任的貸款導致的,但使入門級買家更難進入住房市場是一個嚴重問題。
另一方面,投機泡沫的擠破對于家庭部門的沖擊不均衡性成為各方關注的另一焦點。當前,自住需求與投機性購買仍然是增長的強勁動力。房地產市場的繁榮也帶來了大量家庭賬面財富的快速增長。考慮到房地產影響比其他資產價格波動對家庭部門影響嚴重得多,如果受政策環境影響造成房地產市場價格的劇烈波動,家庭部門的財富效應將呈現明顯縮水,有可能通過消費、投資等渠道蔓延至其他經濟領域。
更加引發各方擔憂的是,在各方預測的美聯儲退出資產購置計劃的進程中,由于房地產市場的繁榮,首先削減抵押支持貸款(MBS)資產購買量成為各方預計的大概率事件。而由此引發的縮表震蕩可能更為集中地體現在當前火熱的房地產市場。
因此,擺在主要發達經濟體央行面前的無疑是一道被疫情加劇的難題——如何駕馭空前繁榮的房地產市場。如果任其走熱,房地產市場很有可能變成不可持續的繁榮,并最終導致經濟活動逆轉。如果刺激措施的撤回速度過慢,可能會使房地產進一步膨脹,并加劇對金融穩定的擔憂。如果撤回太早或者監管過強意味著擾亂市場并降低房地產價格,進而威脅到各國的經濟復蘇勢頭。
來 源:經濟日報
]]>根據real deal報道,高力國際(Colliers International)的月度市場報告顯示,盡管曼哈頓7月份的寫字樓租賃量比6月份增長了15%,但空置率仍然很高。
7月的租賃量為235萬平方英尺,遠高于2020年的平均每月158萬平方英尺,但仍比2019年的水平低近35%,當時大流行前的市場租賃量為平均每月358萬平方英尺。
轉租供應量也有所上升,扭轉了前三個月的下降趨勢。7月份的凈轉租供應量增加了360,000平方英尺,達到2161萬平方英尺,這是高力公司自大流行開始以來追蹤的最高數量。
7月的轉租庫存是2020年3月的1.8倍,當時庫存為1190萬平方英尺。
報告稱,平均租金為每平方英尺72.72美元,比一年前下降近8%,是2017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本月前兩大的租約均在金融區簽署。Fried、Frank、Harris、Shriver&Jacobson律師事務所在紐約廣場一號大樓進行了400,000平方英尺的續租,這是布魯克菲爾德房地產合伙公司、中國主權基金中國投資公司和AEW資本管理公司持有的寫字樓。
排名第二的是市政府在Piedmont Office Realty Trust持有的布羅德街(Broad Street)60號的313,000平方英尺的續租。
但市中心寫字樓的空置率也創下了18.3%的新紀錄,松樹街(Pine Street)88號的市場增加了超過100,000平方英尺,威廉街(William St)110號增加了81,000平方英尺。
來 源:中國新聞社
]]>據知情人士透露,負責公共部門改善工作的內閣辦公室和財政部長阿格紐勛爵(Lord Agnew)可能會阻礙擬議中的出售,該項目位于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的小法國(Petty France),是司法部的總部所在地。
倫敦上市公司土地證券公司(Land Securities)正在就將小法國102號出售給養老保險提供商羅撒西人壽(Rothesay Life)進行排他性談判,后者擊敗了其他7家競購者的競價。
作為協議的一部分,財政部將同意對這處55萬平方英尺的物業提供新的25年租約。該公司目前的租約將在7年后到期。不過,如果政府決定不承諾長期租住白廳(Whitehall),這筆交易可能會受到影響。目前,英國大臣們正在推進在2020年前將2.2萬名公務員遷出倫敦的計劃。搬遷計劃是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為解決地區不平等問題提出的議程的一部分。
隸屬于內閣辦公室(Cabinet Office)的這家房地產中介公司,正在整合政府位于倫敦市中心的地產,并在英國各地創建新的公務員辦公室中心。
今年,英國司法部(Ministry of Justice)就曼徹斯特市中心一個新寫字樓開發項目達成了2.5萬平方英尺的租賃協議,它將成為緩刑服務的總部。財政部正在達林頓(Darlington)設立一個辦公區。
據了解,阿格紐勛爵的部分審議包括在威斯敏斯特所謂的“分部”需要多少辦公空間,從這里,官員們可以在8分鐘內到達下議院,在辯論結束時進行投票。
如果這筆房產交易順利完成,這將是英國今年最大的一筆寫字樓投資交易。這是土地證券公司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出售40億英鎊房產的關鍵部分,用于重新投資新的開發項目和再生項目。
來 源:恒量
]]>樓市熱情居高不下 多國房價再創新高
近日,澳大利亞的諾克斯夫婦在聽取多方報價后,終于以滿意的價格,賣出了位于悉尼近郊的房子。
澳大利亞房屋業主卡羅爾:我很興奮,房子的售價上漲了,但同時我也替那些還沒買到房的人感到遺憾,因為現在房地產市場已經變得瘋狂。
事實上,諾克斯夫婦出售的房源十分搶手,短短時間內,就吸引了眾多關注。
澳大利亞房產中介艾米·楊:我們這里有的房屋上線僅一周,就有36個買家詢價。
數據顯示,澳大利亞3月份房價環比上漲2.8%,創下近33年以來最快單月上漲紀錄;其中悉尼以3.7%的漲幅領跑,房價中位數達111萬澳元,約合人民幣555萬元。而還沒來得及下手的買家,只能“望房興嘆”。
澳大利亞購房者瑞秋·哈夫:我們從130萬澳元的房子開始找,房源的價格開始每周成百上千地往上漲,現在我們在看的房子已經要165萬澳元。
在新西蘭奧克蘭市的一所三臥室別墅,一場激烈的房屋拍賣正在上演。
在經歷了十幾輪競價后,該房屋最終以77.6萬新西蘭元,約合人民幣357萬元成交。
新西蘭房產中介:買家很幸運,奧克蘭的平均住房價格已經超過100萬新西蘭元,要買到價格低于80萬新西蘭元的房子,是很困難的。
銷售人員表示,這個房子價格已經較疫情暴發前上漲了近20%。數據顯示,2021年2月是近十三年以來,新西蘭房地產市場最繁榮的一個月,房屋銷量同比上漲了14.6%。此外,該國房價中位數同比上漲22.8%,達78萬新西蘭元,約合人民幣359萬元,創下了歷史新高。
新西蘭房地產協會首席執行官賓迪·諾威爾:大家原以為疫情之后房價會下跌,但是恰恰相反,房價在上漲,人們想在房價大漲前搭上車,于是出現了恐慌性購房。
不僅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數據顯示,全球住宅房地產價格正以近三年來最快的速度上漲。2020年,全球房價平均上漲5.6%,其中,土耳其連續四個季度位居榜首,漲幅高達30.3%;新西蘭排名第二,漲幅為18.6%,斯洛伐克排名第三,漲幅為16%,俄羅斯排名第四,漲幅為14%。其中,漲幅超過10%的就有10個國家。
新西蘭:疫情引發回國潮住房需求激增
全球多地的房價漲幅,可謂一浪高過一浪,而房價上漲的原因,各國也是不盡相同。究竟是哪些原因導致房價上漲呢?
在新西蘭某售樓處,前來看房的買家絡繹不絕,該項目于2021年一月下旬開售,120套住房現在只剩不到20套,這個銷售量開發商原本預計要半年以上才能達到。
中東買房者哈桑·阿布拉班:新西蘭的房地產市場沒受新冠肺炎疫情很大影響,所有人都在買房,無論是海外買家還是本地居民。
數據顯示,大約有一百萬新西蘭人居住在海外,由于歐美疫情的反復,促使大批僑居海外的新西蘭人陸續回國,造成住房需求上漲。除此之外,許多海外買家來新西蘭投資買房,加劇了供求矛盾。目前新西蘭全國住宅供應的缺口大約在5萬套。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長賈晉京:目前全球房地產市場,普遍面臨漲價,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房子的需求量突然變大,俄羅斯的房價上漲,是俄羅斯很多人尋求房地產作為一個安全資產,波蘭實際上是很多東歐國家的人,在往波蘭跑,帶來一些房地產需求的增加。
菲利普·斯克雷皮斯是澳大利亞一家建材公司的創始人,2021年以來,該公司的生意異常火爆。
澳大利亞某建材公司創始人菲利普·斯克雷皮斯:我越來越無法保證建材的訂單,我們不可能再繼續堅持三四個月的供應。
由于原材料的稀缺,建材的價格也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增長。
澳大利亞某建材公司創始人菲利普·斯克雷皮斯:大約8個月前,從海外進口一整個集裝箱的原材料,大概需要3000美元,但是現在價格已經超9000美元。
短短時間內,原材料的價格增長了200%,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新西蘭。
康拉德地產集團總經理杰米·哈欽斯:原材料的供應并不明朗,工人也十分短缺,很多開發商的施工進度已經達到極限。
建筑成本的增加也帶動了房價的上漲,數據顯示,2020年,作為全球房價漲幅最大的國家,土耳其國內的建筑成本指數增長率達到22.99%。
太和智庫研究員張超:首先是美元的放水,這些錢不會放在銀行體系內,因為利息很低,沒有收益,這些錢會去購買當地的一些資產。其中房地產是一個非常主要的資產,因為它的波動性會更大一點,收益會更好一點。
韓國:首爾80后夫妻“退居”衛星城購房
全球房價的持續攀升,嚴重影響了普通民眾的生活,為此各國政府政策頻出,但仍是杯水車薪。
35歲的白承敏是韓國的一名室內設計師,他和妻子一直夢想著在首爾買房。然而持續高企的房價讓他們不得不放棄,如今兩人只能轉而物色首爾周邊“衛星城”的新樓盤。
然而,即便來到這些新樓盤,白承敏夫婦也面臨著激烈的競爭,對此,他的妻子選擇辭掉年薪約58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34萬元的工作,只為憑借足夠低的家庭總收入,爭得韓國政府給予新婚夫婦的優先購房配額。
韓國房地產分析師樸夏秀:近年來,韓國出現了與房屋供應短缺相關的各種問題,從中長期來看,如果能做到供求關系的平衡,韓國房價將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趨于穩定。
2021年2月,韓國政府再頒布一條住房調控新政,計劃四年內新增包括公共住宅等形式的住房83.6萬套,目前部分區域的房價開始出現下降跡象。不僅是韓國,部分國家日前也陸續頒布新政,以抑制房價過快上漲。
新西蘭總理杰辛達·阿德恩:住房危機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對此沒有“特效藥”,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現在用盡一切手段尋求改變。
3月23日,新西蘭政府宣布推出一系列住房調控措施,包括重新引入貸款房價比限制,使得炒房客的首付比達到30%。此外,當局還撥出了38億新西蘭元的補助金,鼓勵開發商圈地建房,并承諾向首次購房者,提供更多支持。
21世紀不動產中國區總裁兼CEO盧航:很多國家的利息都有上調,加息往往還伴隨著對于按揭評估標準的收緊。可能本來你可以買得起這個房子,因為現在利息增加了,會使得很多人覺得買不了這么貴的房子。
截止到日前,全球已經有9個國家開啟了加息模式。3月初巴西將基準利率上調至2.75%,俄羅斯則宣布加息25個基點。然而這些措施對于高漲的房價只能是杯水車薪,目前土耳其因為加息過猛,導致里拉匯率大幅下跌,股市觸發熔斷。“購房熱”來了?有國家房價創幾十年新高
來源: 央視財經
]]>白領居家
“如果他們不回來,我們就完了。”餐飲企業“好客控股”副總裁肯尼思·麥克盧爾說。疫情暴發前,這家企業開在曼哈頓中城的小餐館總是人聲鼎沸,金融家們在這里共進午餐時敲定交易,或者忙碌一天后來這里喝上一杯雞尾酒。
由于疫情防控舉措,“好客控股”已經關閉位于曼哈頓的6家餐館和酒吧,其中兩家永久歇業。麥克盧爾說,去年3月紐約暴發第一波疫情后,“以前一周能見到三五回的顧客幾乎就這么消失了”。
法新社27日報道,紐約迄今超過2.6萬人因感染新冠病毒死亡。
證券企業卡斯爾系統公司收集的數據顯示,在紐約寫字樓工作的人員超過100萬人,截至本月中旬,僅14%回辦公室上班。這一狀況導致曼哈頓中城和華爾街無數三明治店和小商鋪陷入危機。
隨著疫苗接種的開展,企業和商業團體正設法吸引居家辦公大半年的職員回寫字樓上班。
辦公轉型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本月早些時候公布的調查發現,79%的員工認為遠程辦公可行,但寫字樓不會馬上退出歷史舞臺。87%的職員說,在辦公室工作對他們而言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團隊成員協作并建立關系。
協助紐約商務區發展事務的紐約市中心聯盟主席杰茜卡·拉平在辦公室接受采訪時說:“在這里見到我的同事以及出門上班,改變我一整個禮拜的心情。”
然而,只有少數人打算每周5個工作日都到辦公室上班且“朝九晚五”。普華永道調查報告作者之一丹尼斯·卡格拉說,絕大多數上班族更愿意居家辦公兩三天、到辦公室工作兩三天。
經濟分析師說,職員居家就可完成打電話、發郵件等日常工作,辦公室不應繼續作為員工處理這類事務的地方,企業應當讓它轉型成更有吸引力的場所,適合答疑溝通、培養關系并鼓勵創意。這或許意味著,面積更大且靈活的會議室將取代格子間,增設健身房、咖啡館、洗衣店等設施,讓員工覺得跑一趟辦公室值得。
多家大型企業一方面允許員工彈性辦公,另一方面對紐約商務區投下大賭注,盡管后者因疫情面臨不確定性。社交媒體臉書去年8月簽訂租約,在曼哈頓中城租用面積近6.8萬平方米的空間。谷歌公司說將繼續擴充在曼哈頓西城切爾西街區的辦公園區。
來 源:新華社
]]>多家涉足海外房地產的機構預計,2021年海外房產有望繼續保持堅挺,日本房地產在承辦奧運會的刺激下有望扭轉2020年下跌的頹勢。租金回報率方面,不少歐美國家海外房產租金回報率維持在4%到8%之間,但海外購置稅率較高。
房價普漲
“2020年海外房產漲跌幅度不一。從監測數據看,今年德國房價同比上漲了6.6%,澳大利亞同比上漲了6.2%,印度同比上漲了5.8%,墨西哥同比上漲了5.8%,美國同比上漲了5.7%,法國同比上漲了5.5%。疫情期間,這些國家出臺量化寬松等政策,房價出現較明顯上漲。”經濟學家馬光遠日前在分析2020年國際房價走勢時表示。
“樓市作為經濟的壓艙石、穩定器,適用于大多數國家。從歷史經驗看,凡是經歷大的危機,樓市都不會差。全球樓市預計會延續景氣周期。”多位房地產業內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日本作為發達國家中為數不多出現樓市下跌的國家,在很多房地產中介眼里,已經形成了有價值“洼地”。
“日本承辦奧運會的進度受到疫情的影響。隨著明年奧運會的承辦,以東京為代表的很多賽事地區市容市貌、基礎設施都會有較大改良。加之2020年多數發達國家樓市普漲的背景下,日本卻出現下跌,存在價值“洼地”。預計2021年日本樓市會出現復蘇跡象,屆時將有較好表現機會。”多位海外房產銷售人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指出。
租金回報率較高
“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租金回報率普遍能達到4%以上,有些地區甚至達到8%。海外房產一般分為公寓和別墅兩類,公寓的租金回報率更高一些。”專職海外房產投資的經紀人宋悅(化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這類房子一般打完隔斷后以出租給留學生為主,不會自住。即便是不打隔斷的,發達國家的租金回報率也普遍較高。租金高成為很多投資客戶購置海外房產的一大動力。”
宋悅介紹,為了防止海外資金炒作當地房地產,目前很多國家在海外購置房產方面對非本國居民實行了較嚴格的管控。主要表現在購房環節、出售環節和持有環節都需要繳納較高稅費。
“像加拿大的房產,非加拿大國籍購房者在購置時就需要繳納高達15%的稅費,交易成本非常高。此外,國外房產基本都是產權,持有房產也需要繳納較高的稅費。特別是很多發達國家,前期都經歷過房地產泡沫化。為了防止炒房,這些國家出臺了一系列調控措施,比如,在持有房產時需要繳納一定的房產稅,賣出時也要根據總房款繳納一定比例的稅費。”宋悅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解釋稱。
受疫情影響大
“從交易占比看,不管是歐美等發達國家,還是其他房價較低的國家,海外房產購置人群占比都很低。除了移民用途外,購房者主要是以給孩子留學自住或者純粹分散投資的人群為主。各國房產交易都是以當地剛需為主,海外購置產生的需求只是很少一部分。今年受疫情影響,國外看房的人急劇減少,海外購置房產的人更是接近冰點。”某海外房產購置中介人員李小梅(化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李小梅指出,受疫情影響,海外線下直接看房的途徑基本被阻斷。目前海外房產購置中介都是用VR等技術引導客戶進行遠程看房。
“有些房源是中介自持,中介對這類房源有一定的把控能力。但很多房源是面向全球市場,性價比較高的房源,基本都本土消化了。”李小梅介紹,“從購房流程上看,需要先通過律師事務所等機構開具海外銀行賬號,兌換成外幣后,逐步轉入海外銀行戶頭。這些步驟中介是不管的。中介只確認外幣何時能打到中介的監管賬戶或者開發商指定賬戶中去,然后收取中介費,對房產進行過戶。”
諸葛找房分析師陳霄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海外購置房產一般通過中介渠道或者直接向當地開發商購買,從往年來看,海外購置房產的主要國家集中于美國、歐洲以及澳大利亞的一些國家。受到今年疫情的影響,購房者對于海外購置房產的熱情下降,投資熱情降溫。一方面,海外疫情控制仍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當前出國航班受限制,阻礙海外購置房產。
專業人士指出,海外購置房產在購房政策和相關法規上存在很多盲區,在產權和資金都存有風險,可能會出現一些經濟糾紛等問題。外匯管制也會對境外購置房產產生一定影響,當外匯管制嚴格時,就意味著海外籌集購房資金難度增大。
來 源:中國證券報
]]>分析人士認為,這或許與澳大利亞從3月開始收緊審查、導致大量外國投資審查積壓有關,但中國對澳商品的一系列進口限制也可能是原因之一。無論如何,此次交易取消引起了澳房地產行業的擔憂,作為中國投資的主要受益者,他們擔憂中澳緊張關系已蔓延至房地產投資領域。
上周,這群中國私人投資者退出了對悉尼唐人街一棟8層寫字樓的收購,原因是FIRB在超過最長審批時間(6個月)兩個月后仍未回復。負責這筆交易的房地產企業高力國際資本市場全國主管文斯·克納漢表示,“這筆交易耗費了大量時間和金錢,各方自然都感到失望。
這是一項普通的商業辦公樓投資,沒有任何敏感之處。對于FIRB為何在受理8個月后仍未回應,我感到困惑。如果這不是個案,將對我們的房地產行業產生重大影響,并引發諸多問題。”
7個月的雙邊貿易沖突導致中國對進口澳大利亞產品采取一系列限制行動。但迄今為止,澳房地產行業并未受到嚴重影響。然而,房產中介表示,對外國投資交易的不透明決策可能會抑制外國買家投資,削弱澳房地產市場的競爭力。
來 源:環球網
]]>此前7月26日,領展宣布擬以約3.8億英鎊收購位于英國倫敦金絲雀碼頭25 Cabot Square的The Cabot,這也是領展首次收購英國資產。
戴德梁行最新公布,此次收購案是由戴德梁行促成,目前交易已完滿完成。據了解,今年年初領展收購澳大利亞悉尼市中心100 Market Street寫字樓資產,亦由戴德梁行幫助完成。
領展總裁王國龍表示:“過去三年,戴德梁行協助我們在香港出售了45億美元資產,也協助我們在中國大陸完成多筆收購。”
另一方面,對于倫敦市場的前景,戴德梁行倫敦資本市場部主管Andrew Hawkins表示,在目前的全球經濟環境下,倫敦依然是追求穩定收入及較高收益率的首選市場。
“雖然疫情和脫歐會帶來一定影響,但投資者普遍對于脫歐后的英國前景保持樂觀,而且長期租約對于業主有著良好的保障,極低的空置率和受到嚴格控制的供給,又保障著租金的穩定增長。”他說。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海外投資部主管高級總監張令青亦稱,脫歐后英鎊貶值,使得英鎊目前的匯率依然接近10年來的最低位,形成極佳的投資窗口。
來 源:觀點地產網
]]>領展行政總裁王國龍表示:“The Cabot正是我們想要投資的優質資產,能為集團帶來穩健收入及即時的收益增長,長遠而言亦具增長潛力。該物業屬核心商業區的甲級辦公大樓,亦為金絲雀碼頭少數的永久業權物業。大樓位置優越,四通八達,現在已接近全數租出予高質素租戶。”
王國龍續說:“今天的收購為領展實現『2025愿景』增長策略的一部分,提升資產組合,令投資組合多元化,讓我們更能為基金單位持有人帶來持續回報。多元化資產組合強化物業組合的抗逆力,令我們得以受惠于不同市場的經濟周期。在我們的基地香港及中國內地以外,我們正放眼具高透明度及流動性、良好法律體系及強健經濟基礎的市場,包括英國、新加坡、澳洲和日本,尋求收購機會。”
The Cabot過去六年進行了大規模的翻新和擴建,工程已于2020年3月完成。根據高力國際物業顧問(香港)有限公司的評估,領展向賣方HGR Liquidating Trust支付的3.8億英鎊,較該物業截至7月17日的估值折讓約0.4%。該物業樓高17層,樓面面積481,605平方尺;現存租約加權平均約滿期為10.9年,每年租金凈收入為1,883萬英鎊。以收購價及收入計,這項投資的收益率為5%。
截至本日,根據租賃協議,該物業有七名公司租戶。其中最大部分為一間國際投資銀行,占現時凈收入約48.9%,其次為一個非部長級政府部門,占現時凈收入約25.0%。
領展會以內部資金及新的融資安排支付這項收購,并擬全數對沖這投資可能涉及的滙價波動。根據領展截至2020年3月31日的財務狀況,交易完成后,領展的備考經調整債務對資產總值比率將由17.8%上升至19.2%。
是次收購預計于2020年8月25日完成,交易完成后,領展將委托Patrizia UK Limited為該物業提供資產管理服務。
來 源:觀點地產網
]]>據報道,路透對過去一周企業季度財報電話會議的分析發現,超過25家大公司計劃在未來一年縮減辦公面積,對于企業來說,這是排在工資之后的第二大費用。
報道稱,能源公司哈里伯頓(Halliburton)(HAL.N)表示,計劃關閉100多個辦公地點。道富銀行(STT.N)表示,以后將把現有辦公室的員工人數增加近一倍,之后再考慮擴大辦公面積,這基于的前提假設是即便新冠疫苗問世后,很大一部分員工仍將繼續居家辦公。床上用品公司Sleep Number Corp (SNBR.O)計劃放慢實體店鋪面積的擴張,因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去網上購物。
分析師表示,隨著企業試圖在可能長期衰退的情況下維持利潤率,削減辦公樓支出或許是影響到上班族的第一波成本削減措施。到目前為止,美國在疫情期間失去的1470萬個工作崗位中,大部分是在受影響最嚴重的行業,如餐館、旅游和零售業。
報道稱,嘉信理財積極股票策略部門的首席投資官Bill McMahon表示,在削減辦公室支出之后,可能會出現裁員和技術投資,這些投資應有助于在裁員后提高生產率。
報道最后提到,摩根士丹利在6月預測,在家辦公政策將增加寫字樓的空置率。該公司預計,未來兩到五年內,紐約寫字樓的空置率將從目前的8.7%升至10%-12%,舊金山的空置率將從5.8%升至7%-9%。
來 源:中新經緯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