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灣畔,一座被稱為“后海之門”的建筑群正以顛覆性姿態改寫城市商務規則——聯想后海中心,這座由聯想集團與鐵獅門聯合打造的30萬方綜合體,不僅用203米扭轉雙塔造型切割天際線,更以“快樂建筑”理念重構了人、空間與城市的互動關系,它如同城市中的超導體,將傳統辦公的能耗轉化為創新勢能,讓科技、人文與商業在此零電阻碰撞。

一、物理空間的破界實驗:從地標到“能量場”
- 反重力設計:讓建筑成為城市策展人
兩座塔樓在高區90度扭轉形成的“門”形結構,不僅是深圳灣空中門戶的隱喻,更暗藏功能玄機:
懸挑露臺:42層停機坪化身云端藝術展場,舉辦過音樂節、燈光秀甚至直升機婚禮;
空中連廊:33層海景露臺成為企業路演的自然劇場,270度環幕視野讓PPT演示自帶震撼特效;
折疊空間:5層屋頂花園的生態裝置與地下24小時街區形成垂直能量循環,員工午休可從櫻花樹下午茶瞬移至地下Livehouse。
- 細胞級智慧滲透:物聯網時代的辦公進化論
這里率先實現“無感辦公”革命:
人臉識別系統串聯停車場、電梯、工位,全程無需觸碰物理介質;
VAV中央空調搭載CO?濃度探測,自動調節新風量至健康閾值;
工位智能面板可預約會議室、訂餐、調節燈光色溫,甚至預定樓頂停機坪的商務航班。
正如項目操盤手賀全所言:“我們要讓科技像空氣一樣存在。”
二、內容運營的核聚變:從租賃關系到共創生態
- 爆款制造機:把寫字樓變成內容工廠
《Dream Louder》現象:2024年元旦,聯合國際團隊創作樓宇主題曲,MV取景停機坪與空中連廊,抖音播放量破億;
Office Lab計劃:入駐企業可“借用”樓內藝術家、策展人資源,字節跳動曾在此打造元宇宙發布會;
反套路招商:小紅書賬號“非典型科技宅”用科技梗科普建筑參數,一篇《在停機坪開榴蓮盲盒是什體驗》直接帶動當月看房預約量激增300%。
- 企業共生體的養成邏輯
頭羊效應:引入聯想生態鏈企業形成“創新濃度”,吸引大疆、商湯等AI公司主動入駐;
資源池計劃:整合政企協會、創投機構,舉辦“灣區π對談”促成超50起跨界合作;
人才引力場:與樓下后海匯商業聯動,提供劇本殺式面試場景、電競主題入職培訓等Z世代招聘方案。
三、綠色科技的暗物質:看不見的競爭力
- 碳中和的極致算法
雨水回收系統灌溉7000㎡立體綠化,年節水相當于30個標準泳池;
太陽能光伏幕墻日均發電量可支撐整棟樓宇6小時運營;
架空地板網絡與模塊化隔斷,使空間重組能耗降低70%。
- 健康辦公的微觀革命
納米涂層玻璃過濾99%紫外線卻不影響采光;
分布式直飲水系統實現“每層一個礦泉水源地”;
聲學迷宮設計讓開放式辦公區噪音始終低于45分貝。
聯想后海中心的真正顛覆,在于將寫字樓從“空間提供商”進化為“創新策源體”。這里有三個預言正在成為現實:
- 辦公即服務(OaaS):企業可按需訂閱法律、設計等增值服務包;
- 樓宇社交貨幣化:入駐企業員工憑積分兌換停機坪晨會、院士午餐會等特權;
- 建筑生命體征監測:通過10萬+傳感器實時生成碳足跡報告,自動參與碳交易。
正如《Fast Company》評價:“它重新校準了商務建筑的溫度——既有科技公司的酷感,又保留著人文主義的37℃體感。”在這座“會思考的樓宇”里,每個清晨電梯的抵達聲,都是灣區創新心跳的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