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核大廈,這座位于深圳福田區深南大道與彩田路交匯處西北側的宏偉建筑,是中國廣核集團總部所在地,其獨特而深刻的設計理念與多方面的創新,使其成為深圳城市天際線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以下是對中廣核大廈設計的詳細介紹:

一、地理位置與整體布局
中廣核大廈處于深圳市 CBD 中央商務區的門戶位置,周邊交通便利,靠近多條城市主干道,周邊商務氛圍濃厚,配套設施完善。
大廈由南樓和北樓兩棟高層建筑組成,南樓高 39 層,北樓高 24 層,建筑高度約 177 米。占地面積 10135.29 平方米,總建筑面積達 158458 平方米,容積率控制在≤13,既保證了空間的合理布局,又實現了高效利用。
二、設計理念與建筑外觀
中廣核大廈的設計理念著重體現了現代與綠色的融合、科技與藝術的碰撞以及對城市空間的精心雕琢。
現代與綠色的融合
外觀設計:大廈摒棄了傳統的玻璃幕墻,采用窗墻體系,塔樓窗洞大小、方向變化多樣,凹凸對比鮮明,逐漸過渡到裙樓部分的網格裂變和延展,支撐起懸浮空中的大會議廳、餐廳以及公共展廳等空間。
綠色節能:設計遵循 LEED 金牌認證標準,融入眾多綠色建筑技術,如雨水收集系統、太陽能光伏板、綠色屋頂和高效節能空調系統等,預計年節能率可達 30% 以上,充分展現了中廣核對可持續發展的踐行。
科技與藝術的碰撞
數字化美學特征:建筑表面肌理在簡潔的型體中展現出數字化美學,夜晚燈光透過變化的格網,呈現出聚集的晶體般的表面,使整個建筑外部成為一個可容納無限變化的顯示屏,在節制與內斂中表達建筑蘊含的能量。
獨特材質選擇:外墻采用深灰色金屬質感,遠觀有清晰簡明的形體輪廓,近看則呈現豐富多變的肌理層次,強化了大型企業總部的氣度,展現出國際化企業嚴謹、穩健、前瞻的形象特征,同時與周邊建筑相呼應,共同構成中心區東大門的整體形象。
對城市空間的雕琢
建筑形體布局:兩座大樓形體向東側充分延展,在平面和空間上相互交錯,最大限度利用東西兩側景觀資源,形成空間咬合、互動的整體形象。北樓上部空中向南側挑出 15 米,在主入口上方形成寬大的上蓋空間;底部三層向西延展容納商業空間并沿街留有騎樓,與南樓北側公共部分相呼應;南樓則擯棄獨立裙樓,與塔樓同寬成為塔樓的延伸,形成完整的 L 形體量。
公共空間打造:咬合的兩座大樓如同一塊深色的巨巖裂開錯動,形成多向圍合流通的開放空間,連通東西兩側略顯沉悶的城市空間,營造出一方容納天光云影的廣場,中間不規則石臺里的一組樹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成為大樓縫隙內靈動的風景線。
三、內部功能與空間設計
大堂設計:南樓入口面向北側廣場,進門是三層通高的大廳,東、西、北三面巨大的網格窗引入充足陽光和外部美景。公共部分設計如同大盒子中懸掛和疊摞一系列小盒子,相互疊合穿插,形成過渡性的交流空間。大廳上方懸掛半透明公共展廳,上行可達大會議廳,上下兩廳之間是內部職工餐飲及休息空間。首層東側為辦公大堂,西側作為企業文化展示空間,南北兩端設有休息區和大堂吧等服務設施。
辦公空間規劃:辦公空間以核心筒加外框筒的結構體系,形成規整柱網,提供高效的無柱辦公空間,空間使用率高。標準層層高 4.1 米,開間 10.6 - 11 米,進深 12.5 - 14 米,可靈活分隔,滿足不同企業的需求。
智能化辦公體驗:大廈深度融合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配備智能門禁、環境監測、能源管理、會議預約、停車導航等系統,特別是智能會議室具備遠程視頻會議、語音識別記錄、環境自適應調節等功能,極大地提升了會議效率與舒適度。
四、商業配套與社區服務
除了核心辦公區域,中廣核大廈還規劃了多層次的商業配套設施,包括員工餐廳、健身房、咖啡廳、商務洽談區等,為入駐企業與員工提供全方位的工作與生活便利。此外,大廈周邊擁有豐富的商務資源與生活服務設施,如購物中心、五星級酒店、科技園區等,形成了集工作、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生態商圈。
中廣核大廈以其卓越的設計、完善的功能配套以及對綠色、智能、人文等多方面的考量,不僅成為了中廣核集團總部辦公的理想場所,更樹立了現代辦公建筑的新標桿,為深圳這座城市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企業在建筑設計與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先進理念與雄厚實力。